【天磊30周年月历】五月主题――“礼”(Etiquette)

“礼”(繁体为“禮”),是会意字,从示,从豊。“豊”是行礼之器,在字中也兼表字音。本义:举行仪礼,祭神求福。

“礼”亦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概念,指 #上下有别、 #尊卑有序 。荀子把“礼”看作 #节制 各种个人欲的好办法。

在现今社会生活中,通常表示由道德观和风俗习惯形成的礼仪,如:婚礼、丧礼、典礼等。

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,表示 #尊敬 的态度和动作,如:礼让、礼遇、礼赞、礼尚往来、先礼后兵。由此,亦可引申为表示 #庆贺 、#友好 或 #敬意 所赠之物:礼物、礼金。

古代书香人家,往往会在家门上写着“诗礼传家”四字。这四字,来自孔子教子学礼的故事。有一次,孔子在家中庭院,看见儿子孔鲤。孔子问孔鲤学过《诗经》没有?孔鲤答说没有。孔子对孔鲤说,不学诗,说不出有文采的话(“不学诗,无以言”)。 于是,孔鲤就去认真地学《诗经》。过了不久,孔子又问孔鲤学《礼记》了没?孔鲤说还没。孔子说,不学礼,不能在社会上立足(“不学礼,无以立”)。 于是,孔鲤又开始学礼。 孔子把学诗学礼当作人立足于社会的基本要求,也当作教育孩子的标尺。

“礼”的重点其实在一个“敬”字。敬人就是由衷地尊敬人,因为人人都有可尊敬之处。你若能尊敬人,你就能受人尊敬。如果人人互相尊敬,这个社会就会成为有礼有德的社会,自然没有杀人抢劫的事。